走近非遗 感受酒泉文化魅力——2023年酒泉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侧记_全球最资讯

时间:2023-06-14 12:20:54     来源:酒泉日报

酒泉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先辈智慧,承载数代人情怀,是展现酒泉本土文化历代传承的活招牌。6月9日,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非遗中心)承办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在肃州区文化广场举行。

传承的意义


【资料图】

19时许,随着开场舞《锦绣中华》配乐在肃州区文化广场响起,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声情并茂的酒泉民歌,热闹非凡的省级非遗项目地蹦子、气势磅礴的马头琴齐奏、肃北雪山蒙古族惊艳的服饰展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2008年,肃北县蒙古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展示的长袍、坎肩、皮帽、皮靴等服饰色彩鲜艳,杏花、蝴蝶、骆驼等图案精美别致。展演中,市民通过试穿感受到了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的精美和华丽。

“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少数民族服装秀,今天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肃北蒙古族的服装真赞。”市民孟茜说。

在休息区,马头琴演奏者包杨轻轻抚动琴弦,厚重的音符仿佛将人带进了肃北辽阔的草原。

“从小父辈们就教我演奏马头琴。父亲说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包杨说。

如今包杨和家人在肃州区生活,无论多忙,只要接到马头琴展演的通知,她和马头琴演出团队的成员都会第一时间响应。“展演的目的,是让大家感受到马头琴独有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包杨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

酒泉地域广袤,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境内保存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目前,有夜光杯雕、酒泉宝卷、敦煌曲子戏、阿肯阿依特斯、肃北蒙古族祝赞词、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等6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有敦煌彩塑等45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有酒泉民俗花馍等403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及636个县级非遗保护项目。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除了非遗展演活动外,我们还在酒泉文化馆的文化长廊开展了非遗宣传展览,在文化馆数字平台开设‘云观非遗’线上非遗展,通过数字展和实物展相结合的方式,将酒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呈现给观众,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欣赏和保护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文化馆(非遗中心)主任王锋朝说。

保护非遗任重道远

节目《酒泉宝卷》压轴演出。酒泉宝卷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和本土的方言俗语、风土民情融为一体,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我们这一代人老了,酒泉宝卷目前面临的难题就是后继无人。”酒泉宝卷传承人张建明说。

“近年来,我们对非遗的研究、保护与利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比如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源流失严重,缺乏经费支持,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目前,除了夜光杯雕、敦煌彩塑、蒙古族服饰、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等知名度高、文化内涵丰富的项目开发较好外,其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开发利用普遍滞后,受关注程度不足,许多非遗项目处于无人问津和自然消亡的状态。人们对酒泉非遗很陌生,缺少地方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王锋朝说。

为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近年来,我市各级非遗保护工作机构和研究保护人员着力整合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和研究成果,尽力做到非遗资料完整翔实。同时,搭建线上酒泉非遗展厅,用现代数字多媒体技术,向受众展示酒泉非遗丰富内涵,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酒泉“大非遗”的机制与局面。酒泉融媒记者王明玲马晓娜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