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讯息:【历史文化】传承女娲精神 建设美丽雅安‖张亦楠

时间:2023-04-28 07:28:11     来源:方志四川

传承女娲精神 建设美丽雅安

张亦楠

随着“雅安地名由来——‘女娲赐名’追踪报道”的持续推进,也唤醒大家对“女娲补天”雕塑的记忆。


【资料图】

从1986年雅安市区地标性城市雕塑“西蜀天漏”,到2018年坐落于熊猫绿岛公园女娲广场附近水域的“女娲补天”雕塑,再到2023年10月将建设完成的女娲广场提升改造项目,与女娲相关的城市地标也在不断蜕变。

位于雅安市区熊猫绿岛公园女娲广场的“女娲补天”雕塑(徐珑源 李洋 摄,图片来源:雅安日报)

老雕塑 饱含老一辈人深刻记忆

翻出家里的老照片,张万和找到了30多年前和家人在“西蜀天漏”雕塑前的合影。在时光打磨下,照片变得斑驳不堪,但当时大家在雕塑前留影的画面像幻灯片一样历历在目。“这座雕塑见证了太多雅安人的成长,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

1986年,雅安地标性城市雕塑“西蜀天漏”在老城区新民街与羌江南路交会处落成,雅安人习惯把它叫做“女娲补天”。

这座雕塑造型中,女娲手托五彩石,奋力将手臂伸向天空,以补“天漏”。雕塑以色彩深沉的花岗石为主要材料,加上底座约12米高,整个雕塑的面部和细节未加过多修饰,呈现一种古朴的风格。雕塑周围还有水池和喷泉,一时间市民都前往这里一探究竟。

口耳相传的女娲文化给女娲雕塑增添了无限魅力,是雅安人记忆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分。张万和说:“雕塑刚建好时,每天都有很多人到这里与女娲合影,当时的这里就像今天的网红打卡点。”

除了在“西蜀天漏”雕塑前拍的照片,张万和还珍藏了一本辞赋,里面一篇名为《女娲补天说》的辞赋是他特别喜欢的。张万和说:“这篇辞赋的作者是著名辞赋家、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张昌余,他对女娲文化情有独钟,曾参与碧峰峡景区的打造,写下了《女祸补天说》《女娲造人说》等辞赋。”

2000年,伴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和道路交通扩容,“西蜀天漏”雕塑被移至三雅园广场,成为绿树红花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当时有市民不理解为何要将雕塑迁至别处,甚至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希望雕塑回到原来的地方。

“我在老‘女娲补天’那等你。”这座雕塑从落成到迁至三雅园,早已过去30多年,不少老一辈雅安人仍会把它作为地标称谓,称老城区新民街与羌江南路交会处为老“女娲补天”。

新地标 承载新一代人乡愁情怀

2018年9月28日上午,雅安市区熊猫绿岛公园女娲广场热闹非凡,全新的“女娲补天”雕塑在这里亮相,雅安市区又多一处地标性建筑。

摄影爱好者王先生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雅安市区结束了连日来的阴雨天气,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女娲面朝雅安城、背靠青衣江,手托五彩石,呈即将腾空冲上云霄状。全新的雕塑吸引了不少市民现场观赏,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相机等,记录这一瞬间,还有市民开玩笑说:“女娲娘娘一来,就补住了天漏。”

新“女娲补天”雕塑高28.6米,采用不锈钢材质,用氩弧焊接技术安装,表面采用白色氟碳漆,远观像汉白玉雕琢而成。

“新‘女娲补天’雕塑相较老版的雕塑更具现代气息,符合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要求,承载了新一代雅安人的乡愁情怀。”王先生说。

雅安市住房和建设局景观园林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新的“女娲补天”雕塑,采用现代高科技材料和工艺建造,造型美观大方,更有助于提升雅安的城市形象。

在不少人眼中,新“女娲补天”雕塑在选材以及选址方面体现了对城市地标和对乡愁文化的传承,展现了女娲勇敢、善良及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激励雅安人民勤劳、勇敢、顽强、拼搏。

新景观 打造高品质城市会客厅

伴随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如今,雅安市正有序推进女娲广场片区提升改造项目。

2023年4月20日,在女娲广场片区提升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忙碌、机器轰鸣,一派繁忙的景象。

女娲广场片区提升项目位于雨城区清风路以北,绿岛路以东,是雅安市的形象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新建艺术中心、景观人行天桥,同时完善园林景观和文化设施。其中,艺术中心为多层公共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西侧为文化艺术馆,东侧为时代图书馆。

该项目由雅投公司负责实施,于2022年10月开工,预计2023年10月完工。项目将通过特色文化展示和特色文旅消费场景打造,将公园游憩、商业消费、文化服务有机融合,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城市新业态发展,让女娲广场片区成为高品质城市会客厅和市民新生活方式体验地。

“女娲文化是雅安文化之源,我们应深入挖掘女娲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让更多人了解雅安、走进雅安。”不少市民表示,希望提升改造后的女娲广场早日和大家见面。

“西蜀天漏”雕塑竣工剪彩现场

延伸阅读

女娲补天说

张昌余

天地初开,未有生民。女娲抟黄土以造人类,制管乐以娱众心。当是时也,劳者忠其事,饥者有其食。日出而作,日没而息,阴阳和谐,乾坤明净,风调雨顺,水绿山青。  

后有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对立,二神水火不容,拼死争霸争帝。共工不甘落败,怒而制造浩劫:头触不周山塌,脚踢擎天柱折。四极为其毁坏,九州随之崩裂。淫雨倾泻,洪水汪洋。鸷鸟借机横行,猛兽趁势猖狂。  

恨神仙打仗,痛黎庶遭殃。女娲仗正气而复出,顺民心而再起:炼五色石以补天漏,引七星针以缝云衣,杀黑龙以定八方,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泛滥,理江河以通壅塞。于是天为之安,地为之稳,世上又见升平之象,人间重现和乐之景。  

未料雅州之天宇,又出漏雨之巨穴。女娲即驾白龙、骖青虬,载驰载奔,且飞且行,昼平波涛,夜填沧溟,不休不歇,废食废寝。呜呼!神力无限亦有限,其躯化作碧峰,其手伸向霄汉,似欲挺身再治水,犹思举臂常补天。  

念女娲恩泽,考女娲功烈,赞曰:辉映三界,光被万物。名震古今,誉满海陆。日月共歌:造人圣母。山川同颂:补天神曲。

来源:《雅安日报》2023年4月23日第2版

作者:张亦楠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

X 关闭

X 关闭